放眼全球,医疗行业素以高壁垒、高门槛著称,这就决定了临床医生的身影必然在产业界非常活跃,而中国医生们却显得异常沉默。
他们同样对患者和临床痛点具有天然敏锐度和感知力,高产量的论文产出足以证明了这一点,但这些却迟迟无法转化为创新产品,问题出在哪里?最近,复星·星未来研究院邀请到江苏省转化医学研究院专利转化与培训中心主任、医创星特聘专家陆培华博士,对医学科研成果有效转化秘诀做了分享。
当下中国医生的3种自主创业类型
1.医患类,从在医院当员工到成为医院和科室的合伙人。尽管国家放开了医生执业机构的数量限制,甚至鼓励多点执业,但由于和所在医院的利益冲突,客观上让这种选择几乎没有可行空间。
医疗技术类,利用医疗技术和专长,从事创业项目。发明新药、医疗器械并将专利成果转化。
3.医疗信息资源类,利用医疗圈的人脉资源,率先发现市场痛点。比如丁香园、好大夫。
中国医生创业起步阶段,大多数选择技术(医生)+市场(医疗产品销售总监)+运营(医疗圈人事)+资金(政府补助或亲戚看好大健康领域)的模式。
当然,创业本身就是九死一生的事,具有巨大的风险,与医生的职业天性——对风险极度谨慎——背道而驰。如果把创业比作一项革命事业的话,其实大多数医生都是不坚定、不彻底的革命爱好者,但这与创新并不矛盾,因为他们可以稳妥地选择第二条路:技术转移。陆培华主任也分享了走这条相对轻松道路所需要的成功秘笈。
该如何评估创新的价值呢?又该如何寻找合适的买家呢?收益又该如何和医院分呢?
首先,评估创新价值可以运用大数据工具。比如在专利检索网站中输入你的专利,在大数据库例进行排序,它可以告诉你比你好的专利有多少,比你差的有多少。此外,还可以通过国家药监局的厂家大数据库,让你的专利跟有同类型生产资质和产品注册证的厂家之间进行匹配,来帮助医生的专利更快地找到可以合作的买家。
关于如何分配收益,陆培华指出医生们其实普遍存在一个误区:没有必要和高校、医院谈知识产权的归属,因为所有医生利用工作条件产生的专利项目都是职务发明,而按照国家规定,职务发明转化之后的70% 的收益归个人所有。虽然个人好像损失了30%的收益,但其实公开以后,医生反而能正大光明地去做成果转化,甚至还成为自己学术进步的加分项。
此外,国家鼓励创新,政策规定创新转化个税减半。为了进一步促进医生创新积极性,陆培华主任还联合发起中国技术交易所医疗技术交易平台,让一项原本需要交纳12万税款的40万元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享受到接近一半的税收红利。
陆培华表示,中国有全球最多的医务人员,有全球最多的病例资源,因此,我们有全世界最好的医疗创新土壤。如果在中国,我们能打造一个以医生为主题的医疗创新体系,医生提出想法,进行概念验证,再通过外部的一些资源的合作,跟像医创星、复星·星未来研究院这样创新转化及产业界平台合作,最终回到临床把想法变成一个可以使用产品,那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